首页 >> 科研基地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过敏性疾病诊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3-12-26 字号:[ ]

机构概况

过敏性疾病诊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面向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围绕过敏性疾病目前诊断技术、设备和治疗药物主要依赖进口产品等问题,聚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诊疗器械的研发。中心设新型诊疗技术与检验设备研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研发、新型无源植入治疗器械研制、创新药物研发四个研究方向,积极探索过敏科学领域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加速推进国内过敏性疾病精准诊治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转化,对提高我国过敏性疾病综合诊疗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建设定位、任务与目标

1. 建设定位: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技术转化-产业助推相结合的一体化工程研究中心,培养创新型研发团队,研发过敏性疾病精准防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助推产业升级,造福过敏性疾病患者,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2. 建设任务:整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特色学科,联合国内优势企业和研发团队,建设过敏性疾病诊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针对现有诊断技术诊断效力不足、患者依从性低等局限性,研发基于黏膜分泌物、脱落细胞生物样本的过敏性疾病新型临床检验器械、技术和相关标准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治疗方面,针对传统治疗策略控制过敏症状不理想,研制新型无源植入治疗器械,研发多肽小分子等创新药物治疗方式。实现产品转化和临床应用;培养创新型研发人才;带动相关行业和企业的产业升级;推广新技术,改善过敏性疾病治疗和防控水平(图1)。

1. 中心建设任务

3. 建设目标: 中心依托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特色学科平台,联合行业龙头医药和器械企业共建,针对现有诊断技术诊断效力不足、患者依从性低等局限性,研发基于鼻分泌物、泪液、诱导痰等生物样本的过敏性疾病新型临床检验器械、技术和相关标准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治疗方面,针对传统治疗策略控制过敏症状不理想,研制新型无源植入治疗器械,研发多肽小分子等创新药物治疗方式。最终实现产品转化和临床应用,培养创新型研发人才;带动相关行业和企业的产业升级;推广新技术,改善过敏性疾病治疗和防控水平,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研究领域及研发平台建设简介

1. 研究领域简介:过敏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累计患病人数超过3亿人,一方面损害患者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因就医及误工给社会带来高达数百亿元的沉重经济负担。近年来,全球过敏性疾病诊断与治疗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诊断市场预计2026年增长3.4倍;治疗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83.5亿美元。与市场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目前诊断技术、设备和治疗药物主要依赖进口产品,亟待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诊断器械,开发创新治疗药物。

2. 平台建设:中心下设过敏性疾病新型诊疗技术和检验器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研发、新型无源植入治疗器械研制、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和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管理平台。

人才队伍

中心主任为张罗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国际过敏科学执委会、亚太过敏科学哮喘和临床免疫联合会执委。中心拥有一支临床应用为导向的青年团队,由1名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杰青”等专家为核心成员。团队专职人员108人,具备长期海外留学经历占61%。近10年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12项,获得国自然基金资助3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近五年成果及贡献(侧重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与转化)

团队在18个省29座城市建立了43个大气花粉监测站,构建了中国大气花粉监测网络及过敏性疾病发病预报方程,为过敏性疾病患者准确提供发病趋势的预报信息。研发了花粉阻隔剂和防回流液体给药装置进行辅助治疗,实现对过敏性疾病环境暴露因素的有效控制。创建了鼻分泌物夏科-莱登、胱抑素SN等关键分子标志物诊断技术,研发了诊断试剂盒。上述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代表了中国过敏性疾病诊断和防治工作的前沿水平,部分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联系方式

1. 联系人: 李景云

2. 电话:010-58265828

3. 电子邮箱: lijingyun_1234@163.com

4. 地址、邮编:北京市东城区后沟胡同17号,10000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首页| 科研基地| 科研项目| 成果专利| 科研诚信| PI介绍| 部门简介| 高精尖创新中心| 学科建设|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十号 邮编:100069
版权所有: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处 版本信息:2010.05